前段时间,钻戒品牌I DO的母公司利实业股份被申请破产重整。很多同学可能听过这个品牌,靠着「I DO,就是我愿意」的真爱营销理念,这家公司这些年来在国内珠宝市场也曾风光无限。如果不是被爆破产新闻,我还以为它活得很滋润。毕竟,就算在人流量日渐减少的商场里,I DO但凡开着的门店还是一如既往的鲜亮体面。而且就在2021年,I DO还高调聘请了陈小春、应采儿夫妇担任代言人,并且在去年孵化了子品牌「My I Do」。
其创始人蒲易曾表示,roseonly的竞争对手不是互联网鲜花品牌,而是主打爱情信物的高端珠宝品牌。说的倒没错,聪明地把自家品牌放入另一个赛道,同时也在无形中为自己提高了身价。所以,roseonly可以挺直腰杆卖几千块钱一盒的玫瑰,用品牌的高溢价来收割人心,并用玫瑰的产地来标榜其稀缺性。它的玩法和DR也如出一辙,比如购买时需要指定唯一收礼人,且这个收礼人终身不能修改,并且附带一张真爱证明卡。不过,关于这个一生只爱一人的品牌营销理念,到底是谁先传播在前谁在后,似乎还有争议。但要我说啊,你们谁也别争,这文案的版权归木心。04到这里,我觉得就可以聊聊爱情营销的本质了。在我看来,爱情营销的关键,在于爱情的虚无缥缈,无从琢磨。爱情是什么?在多巴胺、肾上腺素、血清素等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爱情的概念还未流行之前,普遍意义上,爱情是一个千百年来都没有定论的形而上学问题。因此,信奉实用主义的人类,就会需要很多直观的方式去证明爱情的存在,处于恋爱关系中的善男信女就更是如此。买一个钻戒,买一束鲜花,或是签一份爱的协议,都是为了证明爱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谈恋爱的人都很讲究一个仪式感。所谓仪式,就是把爱情这种情感实体化,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和行为的过程。而转化中所需的成本,就是每一个主打爱情营销的品牌所瞄准的利润。05最后,我想谈谈爱情营销的内在悖论。说到底,消费品是工业化产物,追求的是标准化和一致性。但爱情不是,至少每一对处在热恋中的情侣,都会认为自己的爱情是独一无二的。用工业化生产的产品来象征独一无二的爱情,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随着产量的提升,曾经稀缺昂贵的食物注定会变得廉价易得,而变得廉价后,这样的产品还是否能代表爱情,就要打个问号了。更何况,爱情存在于消费者的意识形态里,一代人心中都有一代人的爱情,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爱情迭代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快。80后从小看琼瑶剧,可能还有不少人相信「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种传统的爱情模式。
到了很多90后这里,就变成「恋爱,狗都不谈」了。再到后面的年轻人,可能还相信爱情,只不过对象就不一定是人类了。
最早利用爱情营销的,是卖糖果的。
19世纪中期,巧克力固体化的吃法才刚刚出现。为了向大众推广新发明的巧克力糖果,当时已经成为英国皇家巧克力供应商的吉百利兄弟,萌生了把巧克力与甜蜜爱情结合的想法。1868年情人节,吉百利推出了心形盒装巧克力:Fancy Boxes。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巧克力爱情营销,也改变了情人节的习俗。在当时的英国,如果一名男子与一名女子交换巧克力,就相当于爱情宣言。此后,巧克力就和爱情绑定了。
从美国好时公司的王牌单品「好时之吻」(KISSES)巧克力,到比利时著名巧克力品牌吉利莲,再到意大利巧克力品牌Baci,都把爱情写进了品牌故事里。当然,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德芙。大家提到德芙,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词多半是丝滑。但是德芙更是爱情营销大师。如果你研究广告代言,就会发现,德芙的代言人常常是一男一女成对出现,包括郭采洁和房祖名,邓紫棋和金秀贤,以及AngelaBaby和李易峰。关于巧克力为什么能和爱情产生关联,说法很多。
从古代玛雅人到到封建时代的欧洲,可可豆很长时间里都被当成一种催情药。而西班牙公主玛丽娅·特蕾莎(Maria Theresa)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时候,将这种巧克力饮品作为订婚礼物带进凡尔赛宫,更是加深了巧克力作为爱情礼物的传奇性。这一点上,钻戒无疑是最成功的。
钻石不值钱,这个事情很多人都已经论证过了。但不值钱和卖不出高价是两件事。用宝石象征爱情,其实是一件历史很久远的事情,而钻石在这方面一家独大,已经是20世纪的事情了。钻石的幸运在于,有一家钻石巨头企业戴比尔斯,不仅精通垄断资源操纵市场的技巧,还可以想出「diamond is forever」这样的经典slogan。

所以为什么IDO走到可能要申请破产这一步,为什么DR在上市之后股价一路走低,为什么roseonly开始淡化一生只爱一人的概念,走全品类发展之路。
说到底,是爱情进化太快了,他们跟不上了。
参考资料:《让明星翻车的DR钻戒,和它“一生只送一人”的暴利生意》市界《”破产”,欠薪,收缩,I Do真爱营销不灵了》营销娱子酱《“一生只送一人”的DR和“我愿意”的IDO,资本和消费者都选谁?》松果财经《直男眼中的钻戒生意》吴晓波频道《为什么巧克力总有爱情的味道?》三联生活周刊《“忠贞消费”是怎么消失的》娱乐硬糖阅读剩余 55%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