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是底层人最大的幻想卫星电视信号

前两天收到一个读者提问,说准备卖掉房子举家搬迁去国外陪读,又担心最后孩子学出来没什么结果,回国后工作依然难找,问我怎么看?‍‍‍‍这么问,就代表心里有答案了,那就是陪读

前两天收到一个读者提问,说准备卖掉房子举家搬迁去国外陪读,又担心最后孩子学出来没什么结果,回国后工作依然难找,问我怎么看?‍‍‍‍

这么问,就代表心里有答案了,那就是陪读并不是必选项,但不走这条路又不知道该怎么走。‍‍‍‍‍‍‍

其实这依然上一代人的思维,依然停留在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上。只不过国内读书已经很卷了,那就去国外读书,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可现在知识改变不了命运,真正改变命运的是其他东西。

只是这个“其他东西”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方便放到台面上讲,就让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一个过时的答案上。‍‍‍‍‍‍‍‍‍

注意,我说的是过时的答案,而不是错误的答案。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能成立,有它的时代背景。历史上任何一句话,一个理论能成立,都要考虑其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时代局限性。‍

只是这句话实在太深入人心了,导致那个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了,大众观念依然没有转变过来。‍‍‍‍

那是个什么时代呢?

社会百废待兴,处处都是机会,所以知识稀缺,学历稀缺,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来建设。那时候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硕士生是万里挑一,博士生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可现在早不是这样了,基础建设基本完毕,社会发展的游戏进入到下一个版本。

前阵子我把《人民的名义》又翻出来看了一遍,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网友们更同情祁同伟,而不喜欢侯亮平?

因为祁同伟才代表了这个社会的基本盘,也就是普通人。侯亮平虽然剧里没说,但从种种线索都能推断出他的身家背景不简单,他根本不是普通人。

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无论侯亮平的行为多么伟光正,都无法激起观众的共情。因为不管他做什么,闯了多大的货,背后都有人给他兜底。

比如他那个有能量的老婆,还有一大堆明里暗里都护他周全的强大靠山们,在这些背景加持下,侯亮平才可以肆无忌惮地挥舞正义的大棒,高唱胜利的凯歌。‍‍‍‍‍‍‍‍‍‍‍

反观祁同伟,农村出身,一没家世二没背景,完全称得上“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都要踩得小心翼翼。

然而祁厅长一路逆袭向上的人生,却和读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非要说读书改变命运,就是让他考上了一个好大学,认识了一个家里有权有势的女孩。

一开始女孩爱他,但他不爱女孩,于是他很快吃到了苦头,被女孩的老爹发配到山里当闲人。最后祁同伟痛定思痛,回到学校惊天一跪当众求爱,命运的齿轮这才开始转动。‍‍‍‍‍‍‍‍‍‍‍‍‍‍‍‍‍‍‍‍‍‍‍‍‍‍‍‍‍‍‍‍‍‍‍

所以他最后怎么说的?

“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权力才能改变命运。”

知识只是给他一个机会摸到权力的门槛而已,这个门槛你跨不跨得过去,不取决于你考了多少分,会背多少单词,而取决于你能不能放下尊严,愿不愿意舔,甘不甘心成为权力游戏中的一环:

“你只有先成为别人的玩物,以后才可能把别人当玩物。”‍‍‍‍‍‍‍

话虽难听,但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想想看为什么网上我们看到年轻有为,事业有成的都是富二代?

并不是因为富二代们脑瓜子更聪明,学习能力更强。要论个人素质,富二代跟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毫无差别。

但富二代中了基因彩票,出生自带众多社会资源,这就导致他们想干一件事,会天然少许多障碍。

至于这个事情干不干得成另说,可他们的起点就已经甩开普通人一大截,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如果说干成一件事要克服10个障碍,普通人一个不拉都得趟过去。但对于富二代而言,也许只有1个障碍,而且还不难解决。

至于剩下的9个障碍,他甚至都不知道其存在。

因为在他还没开始干的时候,这些障碍就已经不声不响地被自己老爹的一个电话,老妈的一声招呼,姥爷的一纸文件给解决了。

同样都是进银行,普通孩子累死累活天天想着怎么拉存款做业绩,有钱人的孩子只用给家里打个招呼,分分钟几千万存款到位,行长见了都要跟他亲切Say Hi.‍‍‍‍

这时还怪自己当年读书不努力吗?别搞错方向了。

知识改变命运,是底层人最大的幻想

‍‍‍‍‍‍‍在未来,阶级一定是越来越分化的,财富的差距一定是越来越大的。经济越发展,固化程度越高,马太效应越明显。

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你我在有生之年都改变不了。‍‍‍‍‍‍‍‍‍‍‍

放在过去,孩子努把力,鸡娃一下,也许家庭阶层往上还能够一够,那是因为资本的游戏才刚刚开始,机会在大家面前还相对均等。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做的边际效益会越来越低。‍‍

普通人砸锅卖铁把孩子往名校送,往国外送,培养出来的孩子回来依然是去打工,去跟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互相卷,最后还比不上有钱人去social一下,喝酒吃饭唱商K拿到的结果好。

甚至人家爹妈可以砸钱给孩子搭个平台,办个公司,拉一票投资,这些操作对普通人家的孩子而言简直是降维打击。‍‍‍‍‍‍‍‍‍

就这样,你能怪孩子不努力?

不能吧。因为造成这个结果的根源根本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父母在这个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努力了,积攒了足够的社会资源,能够对孩子实现托举,把他们带往更大的平台,哪怕以后这个孩子的智商水平一般般,只要正常发挥,都能过得不错。‍‍‍‍‍

可现在游戏已经玩到下半场了,新入场的父母没那个条件,还拼了命给孩子创造条件。看似是倾尽全力无私的爱,实际上是为时已晚但不忘初心,于是开始了“我是为你好”的自欺欺人。

这么做不仅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最后的结果更像是在赌博,你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换成筹码拿上赌桌,可对面的人只是拿零花钱出来玩玩而已。

就这样你还赢不了,因为你只有一次机会,可对方有无数次机会。

但很可惜大多数家长在这一块缺乏独立思考,往往都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于是开始拼命鸡自己的娃,丝毫没想过凭什么人家孩子能这么好。

甚至很多父母更愿意鸡娃,而不愿意鸡自己,是因为鸡自己失败了找不到借口,但鸡娃失败了还能够甩锅,是娃自己不努力,不是那块料。‍‍‍‍‍‍‍

这都是在转移矛盾,忽略事物的本质,找错了问题的源头。照着这个思路下去,永远摆脱不了代代贫穷的命运。‍‍

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不想让下一代吃苦,你自己先别吃苦。不想让下一代贫穷,你自己先致富。不想让下一代受人欺负,拥有社会竞争力,你自己先拼到社会大赛道的前沿去,去站住优势位置,用你的能量去给孩子护航。‍‍‍‍

只有保证了自己的价值稀缺性,才有可能给孩子创造稀缺的社会资源,成为孩子强大的后盾。只有你的起点高了,才能保证孩子的起点不比别人低。‍‍‍‍‍‍

否则,你都没干成的事情,你的孩子更难干成。哪怕退一步讲,如果你实在做不到,但又不想孩子吃苦,那根本就没必要生孩子。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身上这道难题给解了,就会发现很多延伸出来的子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这跟我们做商业做生意是一个道理。

当你发现在一个领域里竞争太过激烈,干不过人家的时候,此刻你的选择到底是搭进自己全部身家梭哈,还是分配一部分资源去参与竞争,还是完全另辟道路换个赛道。‍

这都是投资策略,要好好思考的。

你怎么分配自己的资源,就决定了你未来能收获什么结果。你获得的这个结果够不够稀缺,是否被市场所接纳和需要,最终决定了这个结果的价值几何。‍‍‍‍

教育同样如此。

教育也是投资,孩子就是投资标的,你对孩子的期望就是这个标的未来的预期收益。

然而很多父母都是毫无主见地跟风瞎投。

本来自己能拿出来的投资成本就不多,还喜欢All in,根本没想过未来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以及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还不至于让全家人的生活过得太窘迫。

动不动就全家移民,三代人陪读,万一读出来不是那块料怎么办?你有没有后手兜底?能不能让孩子顺利过渡到社会竞争的赛道上去?

每一个问题都是直击灵魂的天问。

培养孩子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不仅要考虑孩子的个性,特质和成长周期,还要考虑你自己的成长周期,你爱人的成长周期,整个家庭未来要面临的风险和周期。‍‍

这些统统都不想,只盯着最终结果看,希望孩子能改变家族命运,这种打法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游戏版本了。

凭什么一代人的寒窗苦读,赢得过别人家三代人的辛苦?‍‍‍‍‍就是这个道理。

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心里有点算数,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否则,永远都是游戏的输家。

原文链接:http://www.wanshiruyi.cc/news/45962.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知识改变命运,是底层人最大的幻想卫星电视信号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阅读剩余 70%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上一篇:游戏圈紫微星终于现真身!《GTA6》官宣2025年发售朴有天 韩智敏

下一篇:从比亚迪到小米,海底捞打破惯性思路,开启餐企“突围战”卒组词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