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的关键词是勇气微信头像国旗图标怎么打出

今年的生日似乎有些不一样,因为变成了「3」字开头的年纪,不过这倒是也没什么区别,毕竟这是人类惯用的十字进制计数法才得来的;但就整个生命的总长度来看,已经过去了小一半了。回顾过去29年,在迷茫和坚定交错

今年的生日似乎有些不一样,因为变成了「3」字开头的年纪,不过这倒是也没什么区别,毕竟这是人类惯用的十字进制计数法才得来的;但就整个生命的总长度来看,已经过去了小一半了。

回顾过去29年,在迷茫和坚定交错的过程中,很多想做到的事和想成为的人已经做到了十有八九;未来想努力做到的事和想成为的人逐渐清晰,我想这可能就是30岁送给我最好的礼物。

今年的生日文章不想再去从数据上做一盘点,这是面试时才需要的冰冷数字,这次想直接来讲4个24年对我意义重大的故事。

30而立|过去一年的关键词是勇气01 上台演讲没那么恐怖了

从小到大我都有点怵面向陌生人上台发言,每次都是被迫上台,从不主动。因为我最担心2件事:一是会不会大脑空白导致忘词,二是会不会声音发抖面部紧张、被别人看出来我很紧张。

24年,在做了无数次心理建设后,终于还是迈出了那一步——主动了几次上台发言。

有一次是一个案例分析作业,小组成员选我上台演讲,当时也没多想就应了下来。但是,当最终上台前10min,突然有那么一瞬间感觉心都蹦到嗓子眼了,紧张到无法呼吸,很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直接隐身。随后过了几秒,我又冷静过来了,默默在课桌下攥紧拳头告诉自己「我可以的我可以的我可以的」,然后就跑去卫生间用冷水洗了一下手后,回到教室开始等待自己上台。

其实最终上台后,并没我想的那么糟,自己也没有太磕巴,当前几分钟能够相对完整的讲完后,后续的10多分钟也就自然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了。

克服恐惧的方式就是直面恐惧,let it go through you。

30而立|过去一年的关键词是勇气02 从B端产品转行做AI产品

从年中经历业务调整后,一度非常迷茫。国内B端产品的尽头不是像海外SaaS这样的标品、也不是像Adobe这样高度抽象和配置的产品,而是绕不开要做很多端到端定制的解决方案,这估计是让最开始转型做B端产品经理的人比较崩溃的事,因为很多人本质上还是会有点产品和技术洁癖。

而6月的时候,学校发了一个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的通知,其中赛道二则主要应用AI来帮助解决企业真实问题。当时本着学习的心态报了名,然后就约了班里1名做算法的同学开了一个小科普讲座,给大家讲解ChatGPT的本质和其革命性的价值。当时听完就非常感兴趣(虽然很早就注册了ChatGPT,但并没有深入去钻研),感觉可以很好的应用在企业场景。

于是,我找到当时正在做企业对内产品的同事,询问公司内部有没有相关AI创新考虑,这才有了后续一些机会去学习和从事。

在工作的这几年中,AI是第二件让我兴奋的事,第一件就是从运营转行做产品。通过了解ChatGPT、深度学习、微调等技术,我模糊的感觉到:虽然表面是在做技术开发,但本质上是人类对自我大脑的运转、学习和思考机制(如memory、context、prompt、reward等技术)等有了更飞跃式的突破,再将其模仿应用到AI上。

人类希望同时也会逐渐做到越来越了解自己这个物种,这是趋势。

我很看好AI能够为社会整体的效率和创新带来革命性的提升,虽然现在还处在一个「搭建只要1天、距离真正应用要3个月」的阶段,但迟早会到达AI能够普惠到每个人的那一天。

30而立|过去一年的关键词是勇气03 跨过坚持不住的时刻

我经常会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这句话挂在嘴上,事实上我也经常这样做。会这样的核心3大原因:1是不太能吃苦,2是容易感觉到无聊,3是向下钻研能力不行。

先说容易感觉到无聊这个特点,其对立面是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感。这个特点在学习新鲜事物上往往会起效,但是在要做一件苦差事的时候就开始变成了障碍。过去一年,我用跑步来克服自己的无聊感。

30而立|过去一年的关键词是勇气

假设跑10km,那最容易感觉无聊的就是5-8这三公里,一旦跨越这3公里,那种无聊感明显会弱化了许多。这时候就不得不感慨:他并不是像一个函数f(x)一样,给定确定的事件,永远得到的确定的结果。重复做同样的一件事,但经过时间的加工,这件事带给你的感知是不一样的,还是要相信通过时间带来改变的力量。

另外一个容易坚持不住的时刻就是:在思考问题或者出结局方案时,会停留在某一个认知层面,不想继续向下钻(虽然自己已经意识到这个层面还不太够和深入)。这种能够不断的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可能就是所谓的「科研」能力吧。这个过程其实还是挺痛苦的,就像你能很容易按照经验解出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但是变成了三次后,看似只变高了一个维度,难度却大大增加。

这一点很明显的体现是在10月准备「中国研究生管理创新大赛」的几万字报告时,迫于时间,会优先选择能够让方案展现更为完整的实现路径,因此,有一些用形式和字数来凑方案的点。对于方案本身的思考不够深入、仍旧缺乏一定的立意和高度。

30而立|过去一年的关键词是勇气

当然,抛开前期没有规划好时间和方向的问题外,自己的思维惰性也让我优先选择了做简单、做我做过的事,这可能就是在更多应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里的系统1(快思考)的方式去进行思考了。以往的大部分时候,我会选择「大概可以了」这样的一个90分程度,因为剩下的10分往往可能要再耗费甚至1倍的努力,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大概可以了」是一个性价比更高的方式。

这种想法可能在工作前几年还是有效的,毕竟各类杂事比较多、也有很多领域要同步学习,同时剩下的10分还有上面的老板去想;但是等到了一个阶段,思考还是需要深度来支撑、而不只是广度,只有主动去克服这种「惰性」,思维才可能有所突破。那就先从关键方案上多加半小时的rethink开始吧(突然想到Agent有一种设计思路就是让大模型自己去判断自己给出的答案好不好,然后再进一步不断优化的机制,感觉很像哈哈)。

04 终于当上了小班长

高一的时候,入学成绩我记得是班级第三,当时我很想当数学课代表,班主任找我谈话的时候,我也顺带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她以我在入学表格中填了喜欢画画为由,让我最后当了「文艺委员」,当时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不怎么喜欢当「文艺委员」,于是最后哼哧哼哧地画了3年的黑板报。

大学的时候,其实入学我也有犹豫要不要去竞选班长,但是感觉自己在军训时也没怎么表现、和大家也不是那么熟悉,害怕到时候没人投自己,最终就作罢了。24年读了MBA,内心还是挺想弥补一下自己过去「不勇敢」所留下的遗憾,于是竞选当了班长,很感谢班里家人们的支持~

虽然对于已步入职场的人来说,「班长」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但是它对过去的我而言还是意义重大,弥补了一个曾经想要但不敢尝试的遗憾。

当写完这4个故事,我才发觉好像过去的一年都在和之前28年部分形态的自己做对抗,在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后从而寻求改变和突破,就像《达尔文》这首歌所写的一样:进化成更好的人。

那么,我又开始思考这种突破的动力到底来自于哪里:可能是身边的朋友释放了很大的肯定和善意,给予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另外一个很大的可能说出来有点好笑,那就是我从小到大都有一种迷之认知——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特别和与众不同的人,这让我不断想看看自己到底能「进化」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么,站在30岁的第一天,未来1年我有1个最大的心愿,希望可以努力实现:

有一张自己的产品名片

曾经有业界人士说过:产品经理最好的名片就是他的产品。不过直到现在,我还没有自己的名片,这也是大部分产品经理的常态。

经过去年一年,我坚定了想继续做产品经理的方向,我发现自己还是怀揣着一颗想做一款好产品的初心。

对于一款好产品,我的定义是:=产品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除了本身能创造出一款能够解决真实需求并且客户愿意买单的产品外,我还希望它带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这一点其实是受《组织行为学》课上的刘璞老师的感染。最开始在课堂上,老师会讲很多对于职场人而言,有些伟光正的案例和思想。刚开始我也觉得这些知识是不是过于书本化了,毕竟教师这个职业还是身处在一个象牙塔内,所以才会有相对纯净一些的思想。

但就像唐僧可以感化到孙悟空一样,那些真正的大义和宏大的理想才是有能量和能够打动人心的。

就像之前参加学习一个川大组织的AI应用比赛中,最终获奖的是:一位参赛选手亲身演示了AI数字人如何通过自然语音对话,帮助一名年过七旬的张大爷进行望闻问切和慢病管理。这种场景让人触动,它是真正地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的。因此,我希望未来能够做一款真正有温度的产品。

诚然,虽然我也曾经被满屏的公众号所写的35岁门槛所感到焦虑,但后来这种焦虑又消散了,因为终身学习、持续更新自己的人,不可能被时代淘汰。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把实现这个「产品名片」的心愿时间线拉长吧,3年、5年、10年,先培养自己的产品哲学,人生很长,慢慢来。

30而立|过去一年的关键词是勇气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盘着腿靠在沙发上拿着iPad,用蓝牙音箱播放着收藏歌单中的音乐,从下午2点太阳高高挂起、写到了下午橙色的日落,再到7点夜幕降临、小区外零零星星地传来小孩的嬉笑声和炮声。

在这段与自己独处的时光中,我既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又感受着自己内心复杂交织的想法像ChatGPT那样,一个个变为文字跃然纸上的流动感,这种感觉真的很爽,感谢文字有这样强大的力量。

最后,孔子曾说「三十而立」,我理解的「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了清晰且自知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我们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人生观是我们怎样看待人生的意义、价值观是我们选择如何行动的原则。

目前初步判断,自己可能立了有50%,后面还有10年才要达到「不惑」的程度呢,不着急慢慢来,毕竟村上春树曾说过「不确定为什么而去,正是出发的理由」。这条而立之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原文链接:http://www.wanshiruyi.cc/news/43403.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过去一年的关键词是勇气微信头像国旗图标怎么打出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上一篇:真是没想到,特朗普居然变得这么“懂事”祝我生日快乐歌词

下一篇:一张网连接近2000家机构:AI如何改变媒体生产方式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