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产品,就是研究用户,研究用户,就是研究人性。
产品经理,要多研究人性,要多琢磨人。
今天分享5个关于人性、关于用户的理论/观点,希望对你了解用户有用。
这些内容,都来源于「产品笔记星球」的日常分享。
拉到文章末尾,有「产品笔记星球」添加方法。
一、人性两面性
亚当·斯密的「人性两面性」理论,简单的3句话,非常有分量。
是经济学中研究人的基础。
1.人是自私的
公司免费的下午茶,人们总是喜欢抢到最前面,大吃特吃,并毫无顾忌地拿走。
自私是指利己和排他,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生存资源。
自私,是为了个体更好地生存、繁衍。
2.人是具有同情心的
看到河南洪灾时,大家被困地铁,心里非常揪心。
同情心是指一种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是人演化到现在遗传下来的一种天生的能力。
同情心,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同理心、善良、爱都是同情心的表现。
3.人的同情心随着距离的拉远而减弱
自己中午吃什么,比国外发生地震重要。
这背后的原因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限得只够照顾自己和身边有限的几个人。
那些远在身边的大事,不是自己不关心,是没有能力关心。
自私和同情,是人骨子里的东西。
二、佛教「贪嗔痴」
佛教中的贪嗔痴指的是: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贪嗔痴出处于佛教,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贪嗔痴不只表现在生活中,产品中也随处可见。
投资年收益20%了,属于很不错了,还不满足,还要去碰风险更高的理财产品,可能让自己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是贪。
上个月在电商APP上买的东西居然有更高的折扣了,会让人很愤怒、很抓狂,会找客服理论要补偿。这是嗔。
在微信群里喜欢对骂,网上喜欢打口水战,当键盘侠。这是痴。
张小龙也曾经说过:产品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
三、天主教教义「七宗罪」
天主教教义所指的人性七宗罪,按严重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及色欲。
1、傲慢-期望他人注视自己或过度爱好自己
2、嫉妒-因对方所拥有的资产比自己丰富而心怀怨怒
3、愤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适当(邪恶的)感觉,复仇或否定他人
4、懒惰-懒惰及浪费时间
5、贪婪-希望占有比所需更多为之贪婪
6、暴食-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囤积过量的食物
7、色欲-不合法礼的性欲,例如通奸
网上流传的一张图,表述产品是如何利用、放大人性中的某个点来做买卖的。
也有一部叫做「七宗罪」的高分悬疑电影,通过艺术手法阐述了人性中的七宗罪。
说明人们挺接受人性「七宗罪」这个说法。
四、张小龙用户观
张小龙在《微信背后的产品观》书中,首篇就是讲的就是用户和人性。
用户是什么?回归本质,用户的本质就是人。
产品的需求从用户中产生,所以产品经理要多琢磨人的事情。
1、人是环境的反应器
用户会被产品营造的“环境”牵引。
2、人是懒惰的
发图片比打字成本高,所以发朋友圈时,图片是必填,而文字不必。
3、时尚是驱动力
现在时尚已经变成一个非常强的驱动力,每个产品经理都应该去想一想。
4、人是没有耐心的
我们不会去看任何说明书。
5、人是不爱学习的
如果我们给用户的内容在马桶上看不完的话,就是太多了。这是用户很自然的习惯。
6、群体是“乌合之众”
对于互联网产品,用户是群体,不是个体。
7、重视草根用户
草根用户才代表了大部分用户的状态。
8、从日常体验中发现本质
伟大的产品,应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而不仅是提供一些功利上的好处。
9、让不上微博的用户来用你的产品
真正的用户,并不是我们周围的人。
10、人性化就是以己推人
通过自己,或许你就理解了人最普遍的心理。
11、需求是满足人性的贪嗔痴
产品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
五、俞军的用户五属性
俞军老师在《俞军产品方法论》书中说到:
用户有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这五个属性。
1、异质性
异质性是指用户的特点千差万别,几乎很难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用户。
2、情境性
用户的行为受情境的影响,没有情境就没有用户,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
3、可塑性
用户是可变的,其偏好和认知会随着外界不同的信息刺激发生变化和演化,具备可塑性。
4、自利性
用户追求个人总效用最大化。
5、有限理性
用户虽然追求理性,但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判断经常出错,也经常被骗,所以只能做到有限的程度。
这五个理论/观点,都不例外的提到了人的自私。
我们经常说人性的弱点、人心险恶、人性七宗罪、人性经不起考验等,都在说人性“自私”,一切为了自己。
但是,人性的“自私”正式为了生存、繁衍而遗传下来的东西,是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只要这个“自私”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社会,让“自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自私”就是好的,就是生命的原动力,可能还是创造力、生产力。
“自私”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
我们在产品工作中,我们多理解人性中不可更改、固有的部分,少放大人性的“恶”,多放大人性的“美”。
比如微信曾经倡导大家「少发微信,多和朋友见见面」,不要沉迷,不要痴,
-End-
以上就是关于这5个深刻洞察「人性」的理论,不看也罢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歌词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