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拆解大健康产业的案例时,遇到一个中医理疗单店模型:三线城市,一个几十平方米的门店,4张床,四名员工,一小时客单价为100-200元,年收入百万,净利率60%。
这是个不错的单位模型,但在没有规模化之前,有些问题可能还没暴露。不过,这个案例恰巧证明了我过去一直强调的两个观点:
第一,下沉市场是未来创业的基本盘。
更详细一点说,下沉市场用户在房产、子女教育等上的硬性支出更低,可支配收入更多;而且下沉市场的房租、人工成本更低,使得公司业务的单位模型、财务指标表现更良好。
第二,未来只有刚需的产业才能长期活着,大健康就是典型代表,用户愿意投入。
我时常在小区附近的郑远元修脚门店消费,每次进门消费,我都需要等十多分钟,甚至半小时。顾客主要是中老年人,很多人有固定的师傅和用具。前阵子,遇到一位年轻的修脚技师,是大学生毕业,已经考过司法考试,他一边给客户按摩,一边落落大方地讲解法律知识。这是一位满怀自信、朝气勃勃的年轻人,就像他从事的行业正是朝阳产业一般。
这几年,郑远元修脚门店扩张至8712家(官网数据),2023 年整个集团生态产值已经达到了 128.9 亿元。在 2016 年,这个数字还只是 13.8 亿,7 年间翻了 9 倍多。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修脚门店,业绩足以让很多网红品牌汗颜。
我前阵子说过,大健康是未来最有前途的产业,没有之一。上述案例,即窥一斑而知全豹。
恰巧,这两个案例,都有中医属性。今天我聊聊更为细分的中医中药产业。
在文化自信的势头下,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医也因国家扶持和民众认可,得以发展起来。
老龄化趋势对中医产业也有推动作用,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匹配老年人养生、健康管理的需求,而老年人对中医也有天然的信任。
对于普通创业者来说,要选准进入产业的切口。
我的建议是,「轻医疗,重养生」。
如果你是产品切入,中成药赛道门槛高,并且,华润系、国药系在不断并购其他药企,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后来者很难跟这些大药企在资金和销售渠道上竞争。
创业者更好的选择,可能是考虑中药与其他产品的结合,转向大健康消费产品。我强调过,大健康创业,最重要的就是找对买单方。怎么离钱更近?就是直接找C端收费。举例来说,围绕细分类目——一个非常细分的健康需求,结合药食同源的理念,做“中药+”。
如果你是服务切入,中医理疗赛道蕴藏有更多的机遇。事实上,城市的小巷街道里,藏着非常多的单个老板经营的门店,包括按摩、艾灸、针灸等。这种专业小店的升级、连锁化,是未来的趋势。郑远元修脚连锁门店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板。
不过,要想把这个生意做成长远的事业,必须解决的难题就是把非标变标准化,中医靠技师,什么方子、什么药、怎么调理完全依赖个人,这是天然的非标。只有人才培养、服务输出能做到标准化,才能规模化。在这方面,我曾经和一位CEO做过深入的探讨、尝试,有一些解决的思路。
以上就是关于单店50平,年赚60万,这个赛道别错过豁怎么读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