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IP的路上,布满荆棘长生不死是什么生肖

大家好,我是李明Bright,研究新商业和新产品,分享创业搞钱信息差,每日更新,欢迎订阅。昨天(10月27日),在杭州的我,去参加了一下群响刘思毅举办的IP大会,请了十多个全网粉丝百万以上的IP去分享

大家好,我是李明Bright,研究新商业和新产品,分享创业搞钱信息差,每日更新,欢迎订阅。

昨天(10月27日),在杭州的我,去参加了一下群响刘思毅举办的IP大会,请了十多个全网粉丝百万以上的IP去分享,有一些认知启发,这期和大家分享下。

首先介绍下背景,群响是一个搞流量的付费社群,入群年会员需要交2000多块钱,这个IP大会是群响面向会员和非会员组织的万人大会,说是现场去了一万人,其实应该没有,几千人是有的,同步开了直播间,直播间的观看大概有20多万人,从上午9点一直直播到晚上24点,中间不间断。

群响举办这个会议的核心目的其实就是卖他们的会员,广告氛围还是比较浓的,这种会销模式就是一个大型的广告现场,中间除了刘思毅本人,每一位分享嘉宾都必须要给刘思毅去站台卖货,现在去的嘉宾有全网两千万关注的大IP“商业小纸条”、商业访谈头部IP“程前”等等,但因为对于卖货这件事情的理解不一样,嘉宾和刘思毅之间的“度”还是有蛮大的差别,导致现场偶尔会看到比较尴尬的情况,嘉宾和刘思毅之间的差异,可能也会影响到各自所做的事情的规模到底能做到多大。

上午我是去现场看的,下午没看,晚上程前的部分我通过直播看了一部分,我的收获有几个部分。

第一个信息,现在做IP,渴望做IP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现场位置坐满,地上也差不多坐满了,很多人挤在外围,一度甚至都进不去会场。在现场我看到有很多提着行李箱过来参会的人,兴许是从全国各地坐飞机、高铁过来的。其中大部分的是00后,也有年纪比较大的60后,还不止一个。为什么现在流量枯竭?因为做内容、做IP的人确实太多了。

第二个信息,做流量的群响也在转型了,现场刘思毅宣布群响从搞流量的社群定位转向于服务年轻的创业者定位,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创业者社群,恐怕也是搞流量的故事不那么好讲了,如果只是搞流量、偷流量,范围太窄,可能也不会有多少增长空间了。

第三个信息,两千万粉丝的商业小纸条分享了一些做IP的心得,就是你最终需要回归到创造价值,做好内容上面来,把这个做好,商业价值这些都会有,但是如果你只关注商业回报增长,那么肯定就是天天焦虑,没有办法做好内容,结果就是不增粉反而掉粉。现场感受到商业小纸条的画风和刘思毅的画风就是非常不一样。另外需要找到一个差异化的定位,商业小纸条的定位就是“商业”+“搞笑”。还介绍了按照年龄和性别进行划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用户需求差异非常大,你需要先想明白你的用户群是哪拨人,以及你的竞争对手是哪些供给。

比如18-23岁的男性群体的核心需求就是谈恋爱,所以那些教恋爱心理的博主主打的就是这个群体,最好是穿着JK的高颜值女生博主,分享女生的心理一类的视频,会特别受欢迎,24岁到30岁之间的男性群体,终于自己赚钱了,享受初级的财富自由,喜欢买买买、求职面试等话题以及一些擦边视频,30岁到40岁关注健康、财富增长等。需求跟年龄阶段很有关系,一般来说男的会认同比自己稍大一点的男的,同龄的互相排斥,即使你讲的很对我也不认可。这是一套拆解的方法论。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客单价的认知,商业小纸条认为,低于千元的产品赚不到钱,因为流量成本等会把利润都吃掉,即使有低价品,那也要配合引流,后续转化。价格太低在今天这个激烈竞争的市场没有太大生存空间。

被问到是否有很强的流量焦虑,商业小纸条说到,有句话叫“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普通人只能看见然后相信,有些人看见了都不相信,少数人相信然后坚持去做,最后看见。如果你觉得做的事情是在创造价值,那么你应该有信心,创造价值的人会得到回报,是商业社会的一个底层规律。

商业小纸条认为做内容应该做爆款,他的大部分的粉丝关注靠的是6条几千万播放量的内容涨上来的,不应该去做很多500基础播放量的内容以量取胜,爆款是前面花了很长的时间在策划选题。这个地方我觉得他没有讲透,后期确实是更多精力做爆款,但是爆款的前提是前期需要足够的尝试,只有尝试很多次之后,才能真正找到内容的合适定位,确定生产流程,然后再精益求精,一开始就追求爆款反而迭代速度太慢,收不到反馈,没有反馈就不知道如何去优化。

爆款都是日复一日优化、尝试,某一次击中流量之后,然后把模式固化下来。我们所看到的那些随便发1、2条就爆的博主,要么就是在重新做小号,之前已经有别的账号用同样的方式做起来了,要么就是像Papi酱这样的学院派,之前已经有很多年的内容策划、制作功底,只是刚好把经验用到短视频这个赛道上来,普通人想做IP第一件事情我认为还是坚持创作,蹲好马步再日复一日迭代优化。

商业小纸条还分享了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很多人做内容太过于垂直,垂直到只有很少的人有这方面的需求,以至于算法根本很难触达到目标受众。做内容IP的应该选择100个人里有10个人有需求的,最后被3个人看到,而不应该选择100个人里有3个人有需求,最后被1个人看到,内容一定程度需要泛化,这样才能传播,让真正有需求的人看到你,找到你,然后针对这些真正有需求的人,你再去做深度、系统的解决方案。

当被问到如何应对越来越枯竭的平台流量问题,商业小纸条的回答是交钱,IP得益于平台,自然也要向平台有所付出,大家是一个生态系统,光想着撸羊毛是不行的。这方面跟刘思毅坚持搞自有流量池,偷平台流量的理论是很不一样的。我理解这个可能跟量级有关系,群响是十万级的流量,都是一些细分精准的目标客户(做IP的,搞增长的),在人群中的比例比较低,在公域中触达的效率不高。而商业小纸条千万级的流量,是没有办法自己再去搞一套流量体系的,和平台的共生程度会更高,这两种观点我认为是需要综合一下。

第四个信息,来自程前。程前分享了自己对做内容的一些理解和做内容的SOP,首先反思自己过去过于在乎外在的一些东西,以及EGO太高了,听不到真话,身边的人也不敢讲,自从今年年初和周鸿祎那次翻车事情之后,有深刻的反思,主动问身边的人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以及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打磨内容,内容就是产品。

程前还讲了对于访谈这件事情的理论层面的理解,分享了一本书叫做《故事》,直播间有些人就评论不知道讲的东西跟做流量增长有啥关系,急切地求搞流量的“干货”,但是我看了我反而觉得程前在分享真正的干货,就是做IP做内容,你必须放下自己的EGO,减少对外在一些东西的关注,把更多的心力放到打磨你的作品上来,当你投入1个月时间来生产一个10分钟、20分钟的视频,一遍又一遍地打磨文案、语气、画面、冲突点、引爆点的时候,最后这个内容火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没有多少人会这样投入去做事情,这个才是IP真正竞争力的来源。

听完程前这次的分享,我感觉他的境界确实相比年初提升很大,没有那么明显的棱角,更多的平常心。这个其实也是创业者必须修炼的功课,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心去做不平常的事情,长期坚持打磨,提升作品的品质。

2024年离职博主的赛道是最拥挤的一个赛道,所言非虚。如果你正在做IP或者想要做IP,那么下面这些话我想跟你说说。

首先,一切的一切,你得有心力,不管是从早到晚持续直播的刘思毅,还是拍了几千个短视频的商业小纸条,还是花1个月时间做一条10分钟视频的程前,不管内容的品质怎么样,首先要具备这个心力付出,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天才的背后都是普通人的刻意练习。

其次,你不能死做,你得多复盘多思考多优化,每天都必须比昨天做得更好,你得妥善地选择你的细分定位,在这个细分的方向,你要比99%的人都做得更好,因为今天每条路上都布满了人,无论你选择哪条路哪个方向,你都无法避免激烈的竞争。

然后,你得人群垂直、需求垂直,能把一个领域做好已然是很不容易,多点开花只会难上加难。

最后,在互联网平台基建已经基本上结束的今天,如果你想在商业方面脱离公司等平台有所收获,微小的个体还是应该从获取流量,打造自己的IP自品牌开始,虽然这件事很难,但难而正确的事情往往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因为难,所以有壁垒,所以不容易被淘汰。自有职业这条路,本质上就是用一部分的自由换取另一部分的自由,哪里有真正的自由呢。

这期内容分享到这里,我是李明Bright,研究新商业和新产品,分享创业搞钱信息差,每日更新,感谢订阅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播客:明说商业

原文链接:http://www.wanshiruyi.cc/news/30399.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通往IP的路上,布满荆棘长生不死是什么生肖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上一篇:质疑、理解、成为,大促前夕看零售行业新风向想起我和你牵手的画面

下一篇:借助英雄之旅,开启行为设计让子弹飞主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