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家庭氛围太棒了吧!
——日站君


规划十分清晰:就当看车的保安,指挥别人倒车。



9岁的新宅佑辅,今年读小学四年级。
他每天放学回家,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吃妈妈做的饭。

只要一小碟菜,就能“篓”上三大碗米饭!


去年暑假,当妈妈问他:“小学三年级的自由研究课,想做些什么?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
佑辅歪头想了一会儿,回答:“最喜欢大米。”
就这样,小佑辅的自由研究课题,变成了下地种他最爱的大米!
01 第一年:因为台风,收成泼街! 当时,附近村子正好有一块闲置田地。田主人听说了佑辅的梦想后,大方地将这块600平方米左右的田,借给佑辅家,免费使用。田是有了,但佑辅和妈妈,一直生活在城市,完全没有下地干活的经验。对如何能种出好吃的大米,更是毫无头绪。
通过一番打听,妈妈找到了当地务农经验丰富的,60岁农民中井先生,请他收佑辅当徒弟,学习种地。


最终,中井先生也被小佑辅打动了。
“吓了我一跳!很少会有小学生想做这个,更别提是自己主动要做了。不过他说大米很好吃,所以我想教他。”
拜师成功!佑辅高兴地回家制作了自己的“种田计划”。
并将自由研究的主题,正式命名为《稻谷种植挑战记》。

详细记录了从耕地、插秧到收割的一系列流程,种植当天的天气、田里发现的生物、农作物每个月的变化……

看得出,真的有享受在其中啦!
· 第一年种田的收成如何?·为了让佑辅真正体会到种田的艰辛,妈妈和他约定:土地和肥料等花费,都需要用零花钱来付。如果不够,可以找妈妈借,但是等收成挣钱了之后,需要归还。附近的居民都开始将这块田,叫作“佑酱的田地”。





今年,佑辅能否种出好吃的大米?他的收成又会怎么样呢?
02再接再厉:一定要种出好吃的大米!
可能是有了第一年的经验,也可能是“负债累累”带来的动力。今年,佑辅更积极主动了!亲自开着比自己身体大数百倍的农机,在自己的田里耕地。
直到地面平整的像一面镜子,才满意。

为了让田地更加肥沃,佑辅用压岁钱,低价买来鱼骨和米糠,将他们倒进一个盆子里。

然后倒入适当的溪水,搅拌均匀。


接下来,就等着它们自然发酵,成为地里的“天然肥料”。
· 如何解决杂草的问题?·
大家还记得,去年最困扰佑辅的问题吗?因为不想用农药,稻田里杂草丛生。今年,他找到了解决的方案——“鲎(hòu)种植法”。这是一种传统的耕作方法。插秧后,在田里放入鲎这种动物,它们会在迅速吃掉长出来的杂草。
这个方法,是他在阅读农业书籍时,发现的。
养殖鲎的专家,把卵送给了佑辅。他用一个水箱,在自己的房间里,照顾这些鲎宝宝。
并每天用显微镜观察它们的成长,记录下来。

佑辅每天盼着它们快快长大,赶在耕种那天,“入职”除草!
· 佑辅的“后援”部队!·
根据田地的面积,佑辅的田里大概需要种下1万株秧苗。


听说了这件事后,附近的孩子,也赶在插秧那天,过来帮忙了。


就连鲎宝宝们,也很“争气”地长大了!

工作完后,邻居还拿来冰淇淋,犒劳他一天的劳作。
· 今年能否“回本”?·
去年收成的大米,佑辅饱餐一顿后,将其余的分袋包装好,并贴上了自己在田间的照片——佑酱的大米,没有打农药的哦!

他计划将这些大米卖给身边的人,因为产量太低,终究还是杯水车薪!
今年年初就立下了新目标——产量300公斤!
为了实现目标,他每个周末,都会跑去田间看看,这些稻子长得怎么样啦?
已经开始期盼收获的那天:“因为是自己种的大米,所以打算第一口什么都不蘸直接吃!”
03大家都在支持孩子小小的梦想啊!
在这两年里,一直见证着佑辅所有努力的,是师父中井。
不知不觉中,佑辅已经成了附近居民们的“团宠”,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因为从实践中得到了乐趣,他现在最爱读的,就是农业相关的书籍。
这个问题一直留在了他的心里:怎么才能种出最好吃的大米。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