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周报、月报,是数据分析师最常做的东西,也是最讨厌的东西。每次都是对着模板更新,无聊至极。领导们平时不咋看,看的时候又喜欢抱怨:“这都没啥发现啊!”
在这仨哥们里,最最令人头大的就是:数据日报。它出现的频率最高,消耗工作最多,用处最小。基本上每日数据变化很小,如果真的有大变化,十有八九是数据出错,或者业务做了大促销。根本分析不出来啥东西。
那如何让日报显得更高级、更有效呢?今天系统讲解一下
00 提升日报质量的基本思路从本质上看,日报显得很无聊,在于:每日没啥大变化。
比如一个班里有20名同学,如果每天班长点名报告:
“今天有19人来上课,缺勤1人”
“今天有18人来上课,缺勤2人”
“今天有20人来上课,缺勤0人”
听久了,肯定没啥感觉了(如下图):
同样的数据,换一种方式汇报,是不是马上就有感觉了(如下图):
因为只看整体情况,只有1、2同学逃课似乎很正常,不足为奇。
但是
1、当一个学霸同学突然缺勤了,可能他有啥问题,要关注下
2、当一个学渣连续缺勤太多,触及管理底线,就得警告一下
3、发生了突然事件(下大雨了),大家都缺勤了,这个也能理解
4、如果没有啥事发生,大家都缺勤,就说明有不知情的大问题
孤立的一个数字不能说明问题,配合上学渣/学霸的分类,配合上下雨/比赛这种有影响力的事件,配合上管理底线要求,就能发现问题。特别是这种原本不该缺勤的人缺了,这种医疗之外的问题,就更能引起人们重视。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想要让汇报信息引起足够的注意,就得暴露这种意料之外的问题,这样才不会让人听了毫无感觉。这里的关键,在于:暴露预期和实际之间的差异。反差越大,才会越引起兴趣。因此,单纯地堆叠数据,并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因为所有的数据,都是对实际情况的呈现,只是细分程度不同,想要引发反差,关键在于把期望值弄清楚。有四种常用方法,可以理清期望值,发现机会点。01方法一:历史表现打标签就像上边的考勤的例子:
n 过去是个好学生,所以理应来上课;
n 过去是个坏学生,所以逃课很正常;
类似地,在业务开展中,对于日报经常关照的对象,比如门店、广告渠道、业务团队、用户群体,也可以基于历史表现,打上标签。如下图,可以根据过往标签,对业务团队的销售能力打标签分类。
分好类以后,就容易产生期望:厉害的自然会期望值更高,差劲的能维持就行。当实际表现与期望不符的时候,问题就能被识别出来。02方法二:主观期望打标签
比如:
n我希望A同学能成为好同学,所以他必须来上课;
n我认为B同学爱捣蛋,所以他来不来上课无所谓;
类似的,在业务开展中,也会有主观期望。常见的如:
商品:爆款、走量款、利润款、搭配款
用户:目标用户、非目标用户
03方法三:梳理事件看影响
当内外部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会产生期望,比如:
n主动行为:我减少了课后作业,所以今天来上课的应该多一点吧
n季节因素:马上临近期末考试,所以今天来上课的应该多一点吧
类似的,业务开展中也会有各种事件
主动行为(正向):促销、新品、广告上线
主动行为(负向):关停业务、商品下架、系统bug
季节因素:逢年过节、寒暑假、周末
04方法四:从KPI里找差距
KPI是期望值的底线,比如:
n再学渣,也不能一周都不来一天,这货要受学校处罚!
一般展示的优先级是:
第一顺位:重大事件。短期内指标的波动,一般都是重大事件导致的,因此有事件影响优先展示。
第二顺位:KPI差距。整体KPI如有差距,优先展示;其次关注KPI差距持续扩大,越来越烂的情况
第三顺位:主观期望未实现的问题。特别是领导们寄予厚望的项目/商品/
但有些领导,就是不喜欢深入思考,而是喜欢列一大堆数据,恨不得日报整出5000行分类,100个指标。事无巨细的堆在那里,他才觉得有掌控感。真遇到这种,就可劲堆数据给他好了,领导提100个指标的需求,你再加20个,这样也能显得很高级哦。
-END-
以上就是关于四个方法,拯救你枯燥的数据日报黄家驹参加中国好歌曲是哪一期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