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2023年,糖尿病、高血压等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出现了大幅增长,减少个人垫付超33亿元。
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大幅增长
门慢特即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病,是指那些需要长期门诊治疗、药物控制或定期复查的慢性疾病和特殊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由于这些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往往需要频繁就医和长期用药,医疗费用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自2021年底我国启动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以来,2023年底已实现了600多个医保统筹地区的全覆盖,每个县至少有一家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能够进行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
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达到1.18亿人次,减少个人垫付185.48亿元,分别较2022年增长263.36%和295.9%。其中,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31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33.52亿元,分别较2022年增长12.34倍和12.97倍,方便慢特病患者异地看病就医。
可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范围将扩大
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让患者在不同的城市看病就医更加方便。日前,国家医保局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增加可跨省直接结算的病种,并且要进一步扩大可结算医疗机构的范围。
与住院和普通门诊相比,门诊慢特病的情况更加复杂,不同地方的慢性病病种范围、报销比例、起付标准、是否设有封顶线等都会存在差异。门诊慢特病的病种很多,而现在全国只做通了5种,很多门慢特患者还得垫付资金回参保地手工报销。
国家医保局在2月发布的在医疗保障服务领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通知中提出,将“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围”列入2024年度医保“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在现在5个病种门诊慢特病跨省费用直接结算基础上增加病种。目前,已有地方启动相关调研并进行测算,为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围做准备。
同时,记者了解到,在扩大病种范围的同时,下一步还要扩大门慢特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努力做到大部分医疗机构都可以实现高血压、糖尿病这两个病种的异地直接结算。
以上就是关于去年减少垫付超33亿元!“门慢特”跨省直接结算病种将扩大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