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囤袋了吗?文创纸袋成“新社交货币”

如今,只要购物,就会不知不觉多了很多包装袋。从奶茶、文具、饰品,到电器和衣服,精心设计的包装袋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日常生活需要,这些高颜值的包装袋,也常常在朋友圈、小红书出现,凭借别出心裁的

如今,只要购物,就会不知不觉多了很多包装袋。从奶茶、文具、饰品,到电器和衣服,精心设计的包装袋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日常生活需要,这些高颜值的包装袋,也常常在朋友圈、小红书出现,凭借别出心裁的设计获得不少关注。

这些文创纸袋各有各的设计巧思,有的是跟经典影视剧、动漫游戏联名推出ip形象,有的是跟人们印象中不太接地气的奢侈品联合推出新包装,有的则是以最快的速度与时下最红的网红结合,让人眼前一亮。

和奶茶杯上印图案不同,奶茶杯喝完就丢,难以收藏保存。而文创纸袋却可以再次使用,也可以收藏起来。既有独特性,又很环保,因此收藏纸袋的性价比很高。更重要的是,在“颜值即正义”的文化快消品时代,它也是社交平台的宠儿,成为了新的“社交货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话题和流量。

网友分享其所收藏的文创纸袋。图源:网络

【1】文创纸袋成“新社交货币”

有媒体指出,文创纸袋可以是一种新型“周边产品”。难得的是,这种对商品包装简单的“改头换面”却能持续给人输出一种新鲜感。它在引领着一种新的商品展示观念,那就是重视视觉和符号元素。

对乐于为情怀买单的年轻人来说,文创纸袋有颜有质感,联名周边有情怀有爽点。这些综合了情绪价值、社交属性、文化底蕴的创意消费品,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消费趋势之一。

买一杯联名款饮品,收获独特的审美与饮用体验,再拍一张美图发到社交账号,展示自己的口味与喜好,引来好友的夸赞和讨论。毕竟再多的感叹文字,都不如图片、表情包来得直接。

如果再遇到同频人,交流一下此次文创IP设计的独特之处,或者后续文创纸袋的改造思路,那就更加令人愉快了。

网友在讨论如何用文创袋做手工。图源:网络

【2】当代年轻人爱上“收破烂”

收纸袋在互联网上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当代年轻人收破烂行为。纸袋收集狂魔,美丽纸片脑袋则代表收纸袋的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收集偏好,从糖纸邮票,奥特曼卡片、中性笔芯、纸袋,到表情包和红包封面。

我们喜欢什么,想留住什么,需要用到什么,就会收藏什么。对于喜欢用图片来表达自己的年轻人来说,收集符合自己审美和喜好的文创纸袋,也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方式。

对于有余力的人来说,记录周边、爆改周边,更是乐上加乐。

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分享了自己的“攒袋”经历,有人是纯粹地觉得丢了浪费,留下来“物尽其用”;有人是因为对包装设计的喜爱;有人是因为有一双巧手想留着“再创作”;还有人是为了收藏特色的联名纸袋,进行二次销售。

例如,瑞幸与猫和老鼠的联名就收获了许多关注,如何改造纸袋一度成为小红书流量密码。

网友分享其用纸袋做手工。图源:网络

【3】从纸袋里看到年轻人消费习惯与观念的变化

2月29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新洞察:00后的消费理念与消费主张》报告,报告提到00后不吝啬于为能提供情绪价值的消费买单。他们喜欢追随热门话题和流行趋势,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消费体验。同时也希望通过独特的消费选择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反映了00后对于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双重追求,既希望融入集体,又希望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从众消费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安全感和归属感,但他们也通过个性化来彰显个人成长。”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说。

而文创纸袋,则是年轻人消费的一个缩影。

网友晒出的各种新茶饮品牌推出的联名猫窝。图源:网络

文创产品向来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消费品,文创衍生品也是各个品牌们“卷”的赛道。KFC的盲盒玩具、3CE的围巾、Adidas的锅具、Tiffany的扑克牌和LV的七巧板等都曾经出过圈。

从一个小小的纸袋子里,可以看出当下年轻人对个性的追求。萌趣的,时尚的,奢牌的,简约的,古风的,各种风格都有大量受众基础,每一种风格背后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的表达。

每一种“流量密码”的背后,都暗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演化。文创产品要想出圈,也正需要从大处考量,从小处着手。

光是文创纸袋,就可以看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架势。在未来,能否给当下的消费者提供符合想象的新奇的美好体验,是否满足人们时下的审美倾向、消费习惯,势必会成为消费品必须过的一道关卡,是商家未来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原文链接:http://www.wanshiruyi.cc/game/2771.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你囤袋了吗?文创纸袋成“新社交货币”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上一篇:重庆姐弟坠亡案生母回应患癌:需终生服药

下一篇:北海道沿岸漂浮大量死鱼 当地政府警告:不要接触!

相关推荐